您好,欢迎来到武汉大学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差点教育,绽放个性绚丽之花

发表日期:2016-6-11 作者:武汉大学家教网 电话:170-9270-2050

 

武汉大学家教中心

    差点教育,是原吉林省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现长春外国语学校书记黄宝国教授原创的教育理论,是黄宝国教授根据高尔夫球的“差点制度”,以及自己对芬兰教育特点进行系统分析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十六个字,即:尊重差异、研究差点、缩小差距、共享差别。

  教育,其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尊重,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对学生存在差异的尊重,是对学生个性化的尊重。教育没有尊重,教育就会丧失最大的教育契机。所以,对于我们教育人来说,尊重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素质,更应是一种习惯,并且要逐渐地将尊重内化为我们的教育行为。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交流、互动,破除以往的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那种师道尊严。老师,应该如玉,用自己的良好的师德、师魂、师风,温润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沐浴在春风里,不断地发展、成长。

  在尊重的基础上,我们要研究学生彼此身上存在的差点是什么,发现差点,利用差点,发掘差点,点亮差点。教育不是工厂,生产标准化的产品;教育,是在培育未来的栋梁之才,让每一个学生像花似的绽放,才是教育的真谛之所在。差点,在黄教授看来,恰恰也是学生的优点,他告诫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优点点亮学生的人生。

  下面结合着黄宝国教授的差点理念,谈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如何应用差点理论,让学生的个性化之花绚丽地绽放。

  一、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差点教育。

  课堂,是我们进行教育的主阵地,要坚决地抓住这个主阵地不放,实施差点教育。班级,不论班额大,还是班额少,我们都完全的可以深入地贯彻差点教育的理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细致地研究、分析每一个学生,透彻地熟知学情。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将课前的预设与课中的生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现在,我们很多的学校都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围绕着新的课程理念打造自己的教学特色,追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万变不离其宗,莫不是围绕着“自学、展示、反馈”六个字来进行的。

  李炳亭先生说: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

  崔其升说过:“我们应该把学习的时间、空间、机会、权利、快乐、成功、幸福统统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进程中真正读懂了,理解了,感悟了,体会了学习就是自身的教育、生存的教育、生命的教育、生理的教育、生活的教育。”

  我们必须让学生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感受学习;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尝试学习;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创新学习。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能由任何人替代。这样,才会打造成“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样环环紧扣、层层铺垫的学习链条。没有这样的链条,学生的学习机器就不可能很好地、高效地运转起来。刘华良教授说:“自学是让孩子在学校不掉队的唯一可靠方法。知识本身不重要,只要获得了学习能力,什么知识都能获得。教书没有那么复杂。”

  课改,唯有实施课改,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的个性化之花绚丽地绽放。课改,是对学生的学力的彻底解放。解放了学生的学力,那么,教育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会大幅度地上升,让课改,成为教育的生产力。李炳亭先生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个性化,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他自己。多么精辟的话语啊!多么耐人寻味的论断啊!

  在课堂上,实施差点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的训练,让那些优秀者携带着有差距的同学,一同前进,共同提高。小组的学习形式,就是破解我们目前教育难以均衡发展这个瓶颈的最好的办法。而现实中,大部分学校的课堂,依旧是满堂灌,老师霸占着课堂,让我们的学生一听到底。我们很多管理者,以及老师彻底忘记了这句话:“听到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亲身做过的并讲给别人听学得最好。”小组学习的形式,是彻底地将课堂还给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策略就是将课堂真正的还给我们的学生。

  所以,在课堂上,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来进行,将会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达到黄教授在差点教育理论上所指出的教育理想:缩小差距,共享差别。

  加强小组的这个学习组织的建设,是摆在我们眼前最迫切的任务,也是一个很严峻的课题。有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有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也就将把握住了有效教学的灵魂。

  我到很多的学校听课,看到一个班级五六十的学生,拥挤在一个狭窄的教室里,生存的环境是如此地不堪,而学习的状态也依旧不令人满意。授课老师几乎是站在讲台前,一讲到底;偶尔的学生讨论,也只是一种形式,一分钟不到,就又由老师收了回来,继续讲下去。于是,我们所观察到的情形是:前几排的学生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挺直了腰杆,听讲;而离老师远一点的,则就各自为战,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想想,这样的课堂,将会怎样呢?既不能面向全体,又没有照顾到个体的差异。长此以往,淘汰的必将是一大批的学生。

  课改,不追求精英教育,其目的是面向全体,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良性的发展。当前我们国家积极地倡导教育的均衡发展,而我们学校里的课堂,却是在违背均衡发展的宗旨,让很多的学生遭受到淘汰,从而加大学生的课下学习的负担,加大家长经济的负担。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学习;在小组的学习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使得学有优长的学生,与学有不足的学生,相互促进,扬长共进,共享成功。

  课上,学得清楚,学得透彻,学得精深,学得有法,那么,很多时候,也就无需课下忙忙碌碌了。所以,不留课下作业的想法完全的可以实现,也是一种极大的可能。即使就是留有作业,也要分层,不同的学生,留有不同的作业。而绝不是现在的这种情形:一个班级无论多少学生,作业都是统一的,毫无层次化。考试,也是这样的,一张卷子,班级悉数参与考试,绝不管你学有差别,人有差距。我曾经就设想过:学校应该在考试的时候,按照难易程度设计考试试卷,譬如A、B、C三个等级,学生自由申请考试的等级。学有余力的,可以再次提出考试的申请。这就好比跳起来摘桃子,只要跳,就会获得桃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让不同人群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也能够不断地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挑战,逐渐地缩小彼此的差距。

  “真正的教育均衡,不是给儿童创造同样的条件,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平等、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

  二、以活动为载体,实施差点教育。

  我们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是以这两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定义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的“一元智能”观的强有力挑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他的理论无疑会给我们诸多启示。

  我们在评价、衡量学生的时候,要多一把尺子,就会让孩子们的成长,多一片蔚蓝的天空。学校要以活动为载体,给孩子们一个活动的舞台,我们相信孩子们也会还给学校、老师一个个的精彩。

  天生我才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学校要视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才,都是唯一,以我们校本化的课程促进他们不断地发展、成长;而不是歧视学生,忽略学生,以及因为我们的没有作为而荒废学生的大好青春与难以追回的成长时光。

  学校要大胆地整合课程,将国家、地方等课程,逐渐地校本化;开发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为每一个学生量身打造适应他们学习、成长的课程,以课程建设促进学生的发展、成长,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在这方面,大校,或是小校,都大有可为,不同的是大有可为的路径不同而已。

  学校以活动为载体,学生就会在活动中绽放生命的色彩。我们的教育也就不会将学生的天性、天赋扼杀在我们的校园内。缺乏活动的教育,就是肆无忌惮地对“儿童世界的开采与侵占”。活动的积极开展,才能彰显学校是学生的学校,才能促使我们的教育通向成功、伟大之路。活动的开展,会促进学生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增强学生在校的幸福指数。而学生的生命质量高、幸福指数高,也就是我们的教育质量高,这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存在差异,这是与大自然相同的法则。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古代先哲说: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行教化之业在教师。我们作为教师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我们要不拘一格看人才,多几把尺子,评价、衡量学生,为学生开辟更多的成长的时空。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老师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实施差点教育,让学生的个性化之花更加地绚烂绽放!

武汉家教,武汉数学家教,武汉英语家教,武汉大学家教,武大家教,武汉上门家教,武汉大学生家教,武汉大学家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