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最新发布文章
暂无文章!
更多>>
老师详细资料
教员姓名 教师【】 会员编号 T- 普通教员 武汉大学家教网老师个人照片
年龄  登陆时间
联系教员     访问次数:
联系本站
  • 170-9270-2050 

武汉家教中心:【三全育人】以文化的力量滋养师生

发表日期:2020-12-8 作者:武汉大学家教网 电话:170-9270-2050
文化育人是文化养成的必要途径,也是人才培育的重要着力点。武汉大学在树立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盘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为引领,制定并实施《武汉大学文化育人树立方案》,不时强化文化育人理念,创新文化育人方式,丰厚文化育人内涵,着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文化的丰盈力气滋养师生。

把稳方向,价值引领贯串文化育人全过程。一是强化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职仪式、荣休仪式等的教育性和仪式感,将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师生从进校到毕业或荣休的全过程。从2017年起连续四年,学校怀着对学子的深爱与温情,倾力为毕业生打造一场浩荡、严肃的毕业典礼,给每年万余名毕业生献上了一堂精彩的毕业课、人生课和爱国教育课,让武大毕业典礼成为高校毕业季中的爆款。2019年,学校初次举行入职仪式,40名新引进人才齐诵《师德铭》,感悟为学为师应有的任务担当。经过“宪法宣传周”“失密宣传月”“党风廉政树立月”“国企指导进校园”等宣教活动,不时强化师生的公民道德、遵纪违法等认识。二是紧扣时期主题,不时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革新开放40周年之际,展开“发扬爱国斗争肉体 建功立业新时期”“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用好抗疫这本鲜活的教材,成立发扬抗疫肉体宣讲团,举行“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教育和“我们在一同——武汉大学抗击疫情特展”“同舟•回珈”抗疫主题展演等活动,谋划出版“珞珈战疫系列丛书”;三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盘绕“三个为什么”等组织展开全掩盖理论宣讲活动,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带头为全校师生讲专题党课;博士生宣讲团展开专题宣讲60余场,推出22部微宣讲视频,获评中宣部授予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青年讲师团展开网络云宣讲330余场。经过这些活动,不时引导师生坚固树立“四个认识”、不时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构建体系,全力集聚文化育人资源要素。一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国学教育人才培育体系,开设“弘毅学堂”国学班,加强通识课程“中华文化”板块的树立力度。发挥国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度文化研讨中心树立作用,打造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楚剧基地。依托学校人文学科教育优势,组织“中华经典诵读”“书香校园”经典阅读等,连续举行37年的全国大学生樱花诗歌约请赛、举行35年的樱花笔会、连续举行8年的“同城双星龙舟赛”“释菜礼”等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文化认同。持续推进高雅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引进青春版甬剧《筑梦》来校演出,打造民族歌剧《有爱才有家》并荣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二是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开掘红色校史文化资源及其育人内涵,加强对校内红色文化遗存的维护开发,着力打造“珞珈山十八栋”周恩来故居等红色文化育人载体。经过举行重生演讲竞赛、座谈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团日等系列活动,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增强师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大任的文化自觉。三是传承和发扬校训肉体为中心的武大肉体,挖掘校本文化资源。以纪念建校125周年和西迁80周年为契机,谋划组织展开“从珞珈山到乐山”系列活动,出版文集《乐山的回望》《犹记韶华在珞珈》、图集《记忆:一座城与一所大学》、诗集《从珞珈山到乐山》,分离推出人文纪录片《珞珈》精萃。话剧《西望乐山》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行行动计划”。

打造品牌,着力提升文化育人工作实效。一是用精心打造内涵丰厚的校园文化品牌,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连续32年举行“珞珈金秋艺术节”,连续15年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超市”“珞珈国际金秋艺术节”,连续9年举行“珞珈红色文化节”“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营”,连续8年举行“读书节”等。打造一批学术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质量。推出“珞珈讲坛”“长江论坛”“交叉学科论坛”“通识教育大讲堂”“珞珈校友大讲堂”等高端讲座品牌。推出寒暑假“三下乡”社会理论,研讨生挂职锻炼,“博士镇长团计划”等理论文化品牌,凝练“珞珈诗派”“微爱珞珈”“让爱回珈”等特征鲜明的校友文化品牌。创建“大山里的魔法教育”“小亭意愿效劳总队”等亮点纷呈的意愿文化品牌等。二是鼎力选树先进典型,强化“珞珈群星”模范示范作用。推出“全国优秀教员”朱英国、陶德麟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先进教员典型,自主拍摄电影《朱英国》,进一步发扬《师德铭》,展开“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我最喜欢的十佳教员”“出色校长贡献奖”等典型选树活动,引导教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近年来,学校涌现出“全国教育革新创新特别奖”六院士团队,“全国五好家庭”杨昌林家庭,“中国医师奖”唐其柱、王行环、李艳,“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刘光明,“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胡慧,“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余锂镭、郭琴等优秀典型。持续六年的“点赞身边好人”活动,讲述100余位身边好人的故事,传送校园微感动。三是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用网络文化树立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学校融媒体树立效果显著,2019年入选教育融媒体树立试点单位,目前运营的融媒体平台超越15个,粉丝总量超越600万,微博、微信等媒体影响力长期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9年参与全国大学生主题快闪“我和我的祖国”、“青春为祖国歌唱”网络拉歌活动等推出的产品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产生较大社会反响。

营造氛围,持续树立校园美化育人环境。一是加强校园综合整治,打造与一流大学匹配的校园环境。当代楼、振华楼、卓尔体育馆等现代化大楼投入运用,枫园食堂、湖滨食堂经过改造焕然一新,与早期建筑交相辉映、天衣无缝。实施“樱花管理新政”,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加强对古建筑群的修缮、维护和应用,理学院修缮工程入选“全国优秀古迹遗址维护项目”。倡导绿色文化,树立国度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深化博物馆育人工作,着力打造历史(校史馆、十八栋历史文化教育基地)、自然(动物标本馆、南极科考馆)和艺术(万林艺术博物馆、冯氏捐藏馆)三大“博物馆群落”。二是深化稳定“全国文化校园”创建成果。2020年学校顺利经过首届全国文化校园的复检,同时助力武汉市全国文化城市复查,校地联手打造“湖山共美”时期梦想,目前由省市政府共同投资6.3亿元的东湖南路沿线(武汉大学段)整治工程已初奏效果,文化创建工作完成共建共享、同频共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网等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学校文化创建工作阅历。三是加快聪明校园树立。上线电子校园卡,采用福利直采、科研管理等系统,推进数据管理和流程再造,构建“综合事务效劳中心网上办事大厅”,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以信息化助推教学、科研和管理现代化。

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同,健全文化育人工作格局,总结凝练百廿珞珈的文化肉体与内在品德,充分发挥一流大学肉体和文化的育人作用,彰显武大文化育人特征,推出高质量原创文化精品,构成物质文化、肉体文化、制度文化等各类文化和谐展开、协同育人的生动局面。